電弧紅外碳硫儀是分析黑色金屬及有色金屬等材料中成份的快速定量分析儀器。本儀器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及其他工業部門,是控制產品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對金屬材料中化學元素成份作精確、穩定、快速檢測。
1.電子天平:負責對被測樣品進行稱量,獲取試樣的重量數據。這些重量數據會通過串行口通訊線直接自動輸入上位微機,在重量歸一化數據處理時需要用到該數據。
2.分析主機
電弧爐:主要由高頻振蕩源、高壓電源、爐頭除塵裝置及控制裝置組成。被測樣品在此加熱燃燒,釋放出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測定氣體,并經除塵干燥后送往紅外檢測系統。
氣路系統:分為氧氣分析氣路和動力氣路。氧氣分析氣路包含氣體干燥裝置、爐頭燃燒系統以及控制裝置等,用于保障燃燒過程中的氧氣供應和其他相關氣體的處理傳輸。
紅外氣體吸收池及控制裝置:是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由紅外光源、紅外氣體吸收池、紅外傳感器件(即熱釋電探測器)、紅外窄帶濾光片、光錐和調制系統組成。其作用是對經過處理后的待測氣體進行紅外吸收檢測。
3.計算機:執行數據采集、運算處理、數據庫管理、實時控制、人機對話等多種功能,還與打印機、電子天平等外圍設備實行聯機操作。它運行專門的分析軟件,通常需要在Windows操作系統的支持下工作,可實現對整個分析過程的控制和管理。
4.打印機:用于將計算機處理后的數據分析結果以報表等形式打印出來,方便記錄和存檔。
電弧紅外碳硫儀的工作原理:
1.樣品燃燒轉化:將工業材料取樣后放入電弧爐中,在富氧條件下進行高溫加熱燃燒。樣品中含有的碳元素和硫元素分別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
2.氣體處理與傳輸:燃燒產生的混合氣體先經過除塵干燥等凈化處理,去除其中的雜質和水分,然后被輸送至紅外氣體吸收池。
3.紅外吸收檢測:CO2和SO2氣體進入紅外氣體吸收池后,會吸取特定波長的紅外光能量。由于不同氣體對特定波長紅外光的吸收特性不同,且吸收程度與氣體濃度有關,因此可以通過檢測紅外光強度的變化來確定CO2和SO2的含量。具體來說,由探測器將吸收后的光信號轉發為電信號。
4.信號處理與分析:計算機接收來自探測器的電壓信號,運用相關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根據朗伯-比爾定律等原理,將電壓信號轉換為對應的CO2和SO2含量數據,進而換算出樣品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
5.結果顯示與輸出:最終的分析結果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直觀顯示,包括動態展示分析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和碳、硫釋放曲線等。同時,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將數據保存、打印或導出為其他格式的文件,如Excel文件,以便進一步查詢、處理和使用。
